年底了,有些訓練夥伴需要規劃明年度的預算或訓練提案,辛辛苦苦規劃出來後總希望可以成功爭取主管(或老闆 以下略)的支持,讓訓練提案與預算可以順利進行,以下整理五個以前我當HR在跟主管提年度訓練規劃與預算時覺得好用的方法: #1事前提供會議資料 我遇過的多數主管幾乎都很忙碌,所以多數時候我都會提前把提案email給他先參考,或是寄會議通知的時候夾進附檔,讓他有空的時候可以先看,有些主管為了讓會議有效率進行,有事前閱讀會議資料的好習慣,實際開會時,便能大大提高有效溝通的機率;如果是沒有習慣提前準備會議的主管,你也可以藉由提醒開會時間,順帶說我有準備資料給您參閱,有空也可以先看一下哦。明示暗示他你希望他先看一下資料。 #2先講結論再講過程 繼續閱讀 ⬇︎
0 評論
過往我曾待過連鎖烘焙業、五星級飯店、跨國電商平台、甚至是千人以上的跨國企業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近十年,對於各行各業的教育訓練及人才發展這塊非常熟悉,甚至幫公司拿到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銀牌。 這篇想分享:如何幫助自己累積教育訓練專業的4個好方法: 1. 勇於接受挑戰 做就對了!累積實戰經驗是幫助自己提升經驗值最快的方法,TTQS是我做人資第一年接觸的第一個專案,那時候埋首在上課(TTQS內部稽核員認證)、輔導、收集資料、整理資料、製作評核簡報中,只覺得很阿雜,可是九年後的現在回頭看,我覺得這段經驗對我初期踏入人資領域,建立對於教育訓練體系的系統觀幫助很大,特別是前後的連貫性、系統化的運作模式。 繼續閱讀 ⬇︎
主管交辦課程方向(或自己挖需求規劃方向)→找講師對焦課程內容→遴選講師→規劃課程方案→規劃學員名單→預借場地 費用申請等→與利益關係人溝通→跟學員講師做行前溝通→課前行政作業→開課→追蹤成效→發給學員課後教材→檢視學員落地遇到的問題→做結案報告→跟利益關係人溝通→覆盤。 以上大概是一個教育訓練人員不斷循環的工作內容,也是我過去八年在跨國公司或傳產公司做的工作,最近有人問如何在日復一日的日常中提高這份工作的價值?我以過去的實務經驗,分享以下五點: #1透過政府補助案幫公司增加收入 對很多公司來說申請政府補助,可以得到教育訓練經費,是蠻好用的資源,同時得到的補助收入也是很好量化跟老闆說明的方式。 繼續閱讀 ⬇︎
2020年遇到Covid-19,我那時任職的公司因為生意受影響,趁員工較有空閒時請我們多安排一些訓練課程,其中一個專案便是接班人計畫,或稱管理發展課程。 為什麼需要接班人計畫?倒不是馬上有主管要退休需要有人接手,而是為未來佈局,將企業獲利的優勢(重要的關鍵技術或know how)傳承,提升永續經營的能力。 在進行接班人計畫時,常見以下問題: 1潛力人選被挖角 繼續閱讀 ⬇︎
「如果學員沒意願學習,內容再豐富也沒用。」 感謝娜娜的邀請,上個月我教了連續五週的內部講師訓練,這篇分享遇到學員學習動機低時的實戰筆記。 一開始對焦課程需求時,人資單位說這個課是為了提升內部講師的授課能力,希望學員通過認證後,好為他們爭取鐘點費作獎勵,聽到這真的覺得好用心啊!也因為這樣,我本來規劃了完整內容,希望可以完整教會他們。 第一堂課開場我用了動態的破冰活動,現場氣氛有成功帶起來,但開始進入核心課程後,氣氛就又down下來,正當我覺得奇怪時,開始意識到:阿原來是學員的學習動機低落! 繼續閱讀 ⬇︎
成為自由工作者剛滿半年,手上的案子才差不多告個段落(感謝客戶們的支持🥹❤️),趁短暫空檔幫自己排進修,上週11/16-17參加瓦利學習的ATD諮詢技巧證書課程,記錄一下課程帶給我的3個收穫: 收穫1 #顧問工作也需要具備影響他人的能力 課中有提到透過增加軟實力(ex溝通協調、安撫對方情緒的技巧)能讓客戶感覺好甚至買單。 繼續閱讀 ⬇︎
在企業內辦課程,新手人資的常見問題是 — 怎麼培訓內部講師? 找講師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從公司外面找專業講師來教;另一種則是從公司內部找具有技術專長的專業人士。前者我們稱外部講師;而後者稱內部講師。這篇主要講內部講師的部分,外部講師可參考挑選外部講師的3個大方向這篇文章。 #培養內部講師對企業的三個好處 好處1 #提高學員回工作崗位用的機率 內部員工當講師的優勢是最瞭解公司文化與工作實況,與學員有共通語言,知道該公司現存限制與可行機會點,透過接地氣的實際例子說明,能讓學員回去後有具體可行的方法用。 好處2 #培訓成本較低 繼續閱讀 ⬇︎
找講師的來源不外乎從企業內部找適合的夥伴/主管來教課,要不就是從外部找專業的管顧公司或某個專業的人才來教(挑選外部講師的3個大方向),然而找了講師來公司教課,人資就不重要了嗎? 錯!下面分享4件事,幫助開課的人資夥伴提升自己的專業與課程成效。 1 #找講師前先確認開課目的與對課程的期望是什麼 比方說希望學員上完課後可以通過內部講師的認證,那課程設計肯定得包含一系列的內部講師必備技能,從規劃、設計到互動手法或許12小時以上;而同樣是內部講師訓練,有的只是想作為內部講師的獎勵,排了3小時想讓大家充電,上課氛圍肯定是要設計的比較輕鬆有趣。 不同的課程目的,會有不一樣的課程設計。 2 #課前與學員溝通(甚至與學員的直屬主管或老闆) 繼續閱讀 ⬇︎
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 是許多公司喜歡申請的訓練補助之一,且近幾年受疫情影響,人提的詢問度日益提高,人提其實分兩種:大人提跟小人提。 公司的就業保險人數在50人以下,可參加 小型企業人力提升計畫(簡稱 #小人提 );50人以上,可申請 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 (簡稱 #大人提 )。 考量辦訓能力的關係,小人提的執行限制會比較多,個人建議如果人數超過50人的話還是建議申請大人提,規劃、執行的自主權會比較高。 補助額度依三種不同的辦理方式(個別型、聯合型、產業推升型),分別最高可以申請95萬、190萬、甚至200萬。 如果你有考慮為公司申請訓練補助,可參考以下我以大人提為例整理出來的辦理流程: 繼續閱讀 ⬇︎
向上管理我覺得最好用的方法是「報備」 . 1 事事都報備 這招最安全,多數主管都吃這套,因為主管要負責團隊的工作績效,所以他會想知道你的工作做得如何,不管做得好壞,成果都是他在扛。 . 不同風格的主管還是會有些差異,差異在於主管看事情的顆粒度 (1)有些主管重視你思考的邏輯和角度,如果他覺得買單,那細節他不會多過問,時間到交出工作成果即可 (2)有些主管比較沒安全感,他就會想要大大小小甚至周遭的事情都知道,這樣他才有資料應對他老闆 (3)有些主管的掌控慾比較強,他希望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控範圍,他希望能決定各種小細節,這種就尤其要事事跟他會報 (4)有些主管幾乎完全授權給你,那這種你的報備頻率可以比較低~ 2 用他喜歡的方式報備 繼續閱讀 ⬇︎
寫給教育訓練新手的 #規劃課程5步驟 每年的9~10月通常是人資規劃明年度的教育訓練及預算的季節 有些夥伴說今年開始接教育訓練的工作,想問我如何開始規劃 . 我從過去8年經驗中整理製作教育訓練課程規劃表的步驟如下 . 步驟一:找出過往公司的開課清單 如果公司有申請人提計畫,那就把課程表拿出來看 我知道有些情況是零散的,要靠自己去整理,但沒關係,你就先去找找並試著彙整成一張表格 . 步驟二:分類既有課程的類別 我們通常會將課程初步分成 核心課程、專業課程及管理課程 繼續閱讀 ⬇︎
「如果沒有問題需要解決,其實不用辦教育訓練。」 那天教課時,某位主管說出了這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也是我一直想傳遞的: 「教育訓練的目的,在於協助公司解決問題。」 . 一開始剛踏入這行,我按照過往的紀錄依樣畫葫蘆的安排課程、邀約講師與學員 之後轉職到各式各樣的產業負責教育訓練,從體系規劃、課程設計到執行 . 我發現一個共通的問題 「如果只按照過往的課程計畫執行,那我這個職務的價值在哪裡?」 . 於是我開始思考,我做的工作為這間公司帶來什麼改變?學員上完課後有什麼改變? . 直到有次完成某個訓練專案,目的是為了提升服務品質 我開始看到教育訓練的效益: 繼續閱讀 ⬇︎
今年6月去台中講授「#有效益的課程規劃與設計」課程 很高興能與一群有教學熱忱的內部講師 分享如何將無形技術提煉成有形教材 及如何教學能吸引學員目光提升學習動力 用互動的方式 讓講師們親身體驗不一樣的教學活動帶來的學習效果 並在課堂中實際撰寫課程規劃書 透過看醫生的故事排序,來類比課程規劃的五步驟 希望課程結束是另一段精彩課程的開始! 謝謝 @gina800304 的邀請 讓我們一起努力放大訓練的影響力! . 如果你有興趣,我將延伸這堂課的內容與時數 繼續閱讀 ⬇︎
#好的履歷不是過度美化而是忠實呈現你是誰 . 謝謝 央廣下午茶 菁姐及崑崑的邀約 讓我有機會上中央廣播電臺的節目 ≪水噹噹流行網≫ 見識專業的主持人如何帶氣氛&行雲流水的主持功力 . 這集分享的主軸以 #求職 為主 包含曾收過的 超級NG的履歷、完美履歷表長什麼樣、人資在幹嘛 繼續閱讀 ⬇︎
#那些我畢業時希望知道的事 2014年我大學畢業,經歷了半年實習,2015年初周遭的人多數走向國小老師的路,而我只知道自己不喜歡待在學校整天,連午休也得陪伴孩子,於是我打開104,想了想,大學時有選修過人力資源管理,感覺蠻有趣的,於是在期望職類填了人資。 沒多久我收到了面試邀請,是一間連鎖烘焙坊,200人左右的公司 「你怎麼會想來應徵我們公司?」 「因為我很愛吃」 我記得我那時候的回答XD 「那你大學的時候有當過什麼幹部嗎?」 「我當了系學會學術長,做了一本系刊」(扔)阿 筆誤 我把系刊好好放在他面前,然後翻到最後一頁 「你看,總召是我,這系刊證明我的文書處理能力和整合能力」 面試官聽了笑一笑 似乎很滿意,他說 繼續閱讀 ⬇︎
#有能力的人該為值得的工作付出 「為什麼主管偏偏喜歡表面效度高的那個同事,明明我的工作出錯率比他少很多,雖然他的完成速度是比我快,不過那是因為他都隨便做,我反而因為很細心的一一測試和抓bug才會花比他多的時間🥲」 .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murmur,歡迎你繼續看下去 #讓自己的工作價值被看見的3個方法 方法1: 以數據呈現價值 我過去用數據分析過的有招募、計算員額(headcount)、訓練、離職甚至績效。 以招募來說會整理發多少面試邀請人數、成功邀約面試人數、真的有來面試的人數、錄取人數、報到人數,以及每週開的職缺數、面試管道,以週為單位計算本週招募成效,從這邊去分析有效的管道、撈履歷策略及反推每天需要撈履歷的數量。 繼續閱讀 ⬇︎
當人資的這些年,很常遇到員工問: 「你們人資也要加班喔?」 「我們單位缺人缺這麼久,是有沒有在找啊?」 面試的時候 感覺公司有沒有溫度 人治還是法治 替換主管的速度 獎金制度的激勵效果 薪資結構的競爭力 員工能力是否跟得上老闆想要的政策方向 這全都跟人資角色有關係 繼續閱讀 ⬇︎
「點燃他人心中學習的熱情」 我在教育領域12年,在從事人資工作的這些年,最常聽到: 「同仁上完這次課,績效就會好了嗎?」 「每次上課就聽老師講一講,上完回來也沒看見他們有任何改變」 「一定要上課嗎?讓他們去工作,至少還有業績」 每次聽見這些,我其實都覺得很失望,那是因為過往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活動並沒有有效發揮作用🥲 教育訓練其實是一種改變人的過程,改變人的認知來改變他的行為,最後透過行為改變提升績效。 繼續閱讀 ⬇︎
感謝104分享我的文章❤️
「想在職場被看見,你得先懂企業文化」 文章連結放最下面🤗 . 以前,我以為努力工作,用實力證明自己就會被看見 後來發現,要被看見其實還需要很多條件... . 文章裡一字一句都是用過去的辛酸血淚換來的體悟 如果你最近需要轉職的話,這篇剛好很適合你看! 跟你分享企業文化到底是什麼 以及面試時怎麼觀察及挑選適合自己的環境。 . 祝福大家都可以找到讓自己閃閃發光的舞台! . 話說如果你最近剛好要求職,我也有提供履歷諮詢、職涯諮詢、面試諮詢服務,現正早鳥優惠中! 點我看價格→ ⭐️[早鳥優惠] 服務項目 . 「想在職場被看見,你得先懂企業文化」👇👇👇 blog.104.com.tw/4-ways-evaluate-company-culture/?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fb_post&fbclid=IwAR2tUTavGqM_tde05Igaw-_J4K70s-6aQZCzsr3BKsYgawv3XZGHvJXCKOE #為什麼裸辭 這大概是近期最常被問的問題了 其實在四月中離職的時候,這篇就該發了 但說實在即便走到現在 我也沒自信大聲的說這個決定對或不對 不過我可以分享我當初做決定的想法 人的一生中工作的時間很長 假設工作25、30年 過去的8年不過是佔了工作年限的1/3 還有2/3的時間需要工作 我問了自己 繼續閱讀 ⬇︎
為了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 「找到喜歡做的事又能賺到錢的方法」 搜尋資料後我整理了下方四個步驟,作為工作型態轉型的計畫。 如果你也有個目標想要達成,學英文也好、考證照也好,都歡迎跟我一起試試看這個方法。 ◎拆解長期目標成每日任務的4個步驟: #步驟1寫下自己想要達成的長期目標 繼續閱讀 ⬇︎
我們每天工作的時間很長,有時候我覺得當一個上班族其實蠻不錯的,除了有固定收入,還可以在工作中更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做什麼、自己適合或不適合做什麼。就因為如此,我發現自己對於被綁住的上班時間、為完成交辦事項而工作並不是這麼喜歡,我想要工作動力是來自於自己真心想做而做。 所以,我辭職了。 跟以往不一樣的是,是裸辭。 因為我打算從上班族轉型為自由工作者。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念頭,那跟你分享我在準備辭職前的規劃,拆成以下六個步驟: 1 #找出自己的信念是什麼 繼續閱讀 ⬇︎
繼上一篇(請點我)提到跟主管間的互動 這篇繼續分享到底如何判斷主管是真君子還是偽小人 上次提到的故事發生後令我傻爆眼外 其實還有有另一個體悟 不要太相信主管表面的話😅 要相信也要先判斷他說的是不是真心話 怎麼判斷? 我會先觀察他的說詞和行為是否一致 繼續閱讀 ⬇︎
《許願池系列》 職場混得好的人,是不是都很會玩職場政治? 繼上次發限動問大家想聽什麼議題,決定開一個系列不定期PO文聊聊大家的疑惑~ 今天分享的是職場政治part 1 在我第一份工作剛出社會時,我很天真的覺得只要工作做得好,所有的缺點應該也都會被視而不見吧。 就跟我們唸書的時候在學校一樣,小時候成績好,老師總對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職場應該也是吧? 有一天,我收到主管的mail:「麻煩你了!我們單位有很多的事務, 謝謝你不退縮,這勇氣與堅持是 繼續閱讀 ⬇︎
|
SEARCHCategories
全部
作者 Gemma人資顧問|企業講師 by time
十月 2024
社群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