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起床去上班都很痛苦?想換工作但又不確定是不是最好的選擇? 你不孤單,我也是,換工作後才發現海闊天空!身為過來人,我開了一個【轉職輔導室】專門為你釐清這些困惑😊 ■為什麼開【轉職輔導室】? 我曾經歷可怕的有毒職場,現在很後悔沒有早點離開,主管帶頭排擠我搞小團體、講話刻薄、充滿不公平、缺乏溝通與尊重,在高壓又耗損的環境下,每天起床去上班我都覺得很痛苦>< 如果那時候有人幫助我識別問題來源、指引我識別適合自己發揮的環境,我就可以少經歷那些痛苦掙扎,把時間放在對的工作上! 我是以這樣的心情在設計這個服務,我想幫助跟我一樣經歷有毒職場正在懷疑自己的人。 ■【轉職輔導室】能為你帶來什麼? 與你一起找出下面三個問題的答案: 1. 適合或不適合現在的公司? 我會與你一起檢視目前工作的整體情況,並根據你的個人特質,分析這家公司是否真的是你理想的職場。 2. 需要或不需要換工作? 換工作是一個重大的決定,但我們將會深入探討,讓你明白這是公司問題還是個人的發展瓶頸,從而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3. 下份工作要找什麼樣的公司才適合自己? 無論是選擇更好的公司文化,還是尋找能讓你成長的職場環境,我都會幫助你找出符合你個人價值觀的最佳方向。 繼續閱讀 ⬇︎
0 評論
回顧過去每天朝九晚六進辦公室的8年,這段經歷帶給我人生最大的3個收穫: 收穫1️⃣自我認識 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挫折、不開心,在這過程開始反思自己的情緒來源,接收各方回饋,更加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在意什麼,比方說:我曾經在一份工作中運氣很好有跟我很好的同事,上班聊天很快樂、下班也會一起吃飯,相較在其他份工作的生活,我發現自己比較適合跟合得來的夥伴一起工作。 收穫2️⃣重視目標的同時也要在意人 繼續閱讀 ⬇︎
許多人想跳槽無非是想換到更好的薪資待遇 然而面試官詢問期望待遇時,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數字 這篇跟大家分享 #談高薪水的4個方法 我自己是用這樣的方式同時拿到3個加薪30%以上的offer的 良心提醒:還是要斟酌自己的實力報對應的薪水喔! 繼續閱讀 ⬇︎
大家~中秋節快樂!在即將放假的這個前夕,讓我想到以前還是上班族時有時候放假還是得繼續加班,雖然沒有放假的感覺,但至少可以睡飽吃好把工作好好做好,雖然忍不住罵個兩聲,但好好做完工作有點成就感也是快樂的(有人跟我一樣嗎XD) 雖然我過往做的都是人資工作,但在不同公司的加班風氣也是差很多,在小公司的時候得自己獨立負責,因此也不會有人管你有沒有做好,反正時間到拿得出成果最重要;在大公司的話就不太一樣,有的是專案制隨著淡旺季忙碌程度如天堂地獄、有的是四季皆忙(更慘的是伴隨著各種看不到工作價值的無力感><)這些我都經歷過,我自己是比較喜歡自己掌握時間規劃進度,最後拿出成果類型的~ 無論你現在是哪種,不同的公司本來就有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工作環境和成長機會,有些人喜歡努力工作的成就感,天天加班在所不惜;而有些人重視下班後的生活勝於工作,這些都沒有好壞,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標,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司,我幫大家整理了 4個面試時挑對公司的技巧 (請點我)❤️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工作也快樂 我一直都覺得 工作不應該只是工作,更應該是自我實現的途徑 「如果還有選擇,你會這麼做嗎?」 前陣子去南投看守所 對即將出獄的受刑人分享《求職及職場生存關鍵心法》 希望能幫助他們出獄後找到工作 謝謝緣份和職業讓我當黃姥姥進大觀園 見識世界的不同角落 這些人到這邊的原因各式各樣 有詐欺吸毒傷害罪等 有些短刑期有些長刑期 失去自由的滋味肯定不好受 繼續閱讀 ⬇︎
「做得好痛苦,我該離職嗎?」 想離職的因素百百種 要怎麼考量才能做出不後悔的決定? 這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 「離職前必盤點的4大面向」 1️⃣自己想要什麼 愛麗絲夢遊仙境 裡提到 「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那麼你在哪裡一點也不重要」 工作也是需要有目標的 你總得知道自己對工作的期許是什麼 才有個方向可以前進 繼續閱讀 ⬇︎
「我想當人資,該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好?」 繼前幾篇講過 在小公司當人資的好處與挑戰 這篇來講 #在大公司當人資的優勢與挑戰 我過去分別在1000人、1500人、4000人的公司當過人資 比起待過的200人小公司 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 看一切都覺得好新奇 以下從自己的經驗整理大公司當人資的好與挑戰 在大公司的好處: 繼續閱讀 ⬇︎
「主管跟面試時說的怎麼不一樣?」 相信大家工作後 一定有遇到一種狀況 去了新公司才發現主管怎麼各種難相處? 因此,這篇想跟大家分享 如何在面試階段挑對主管 挑主管真的超級超級超級重要!! 從我過去換工作的經驗中,我整理了以下4點是我在面試時會細細觀察的地方: 1️⃣管理風格 繼續閱讀 ⬇︎
很多人覺得自己對人有興趣 想轉職從事人資工作 或者剛畢業想找人資工作 你也是嗎? 如果你也想的話,你想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呢? 這系列我將一一幫大家解惑!! Gemma第一份工作 在200人左右的連鎖烘焙業 依經濟部的分類算是中小企業 (製造業200人以上算大型/服務業則是100人以上) 繼續閱讀 ⬇︎
人資工作要管的面向很廣 從公司組織架構、管理辦法、團隊建立、績效考核、到教育訓練、薪酬等等 既要搞懂公司的文化 又要了解公司裡的人 還要具備一定的人資專業 除此之外還不夠 如果你想要能在公司提升能見度 那還要多研究一項東西 叫做 商業模式 簡單說 就是要了解公司靠什麼賺錢 繼續閱讀 ⬇︎
#來台大做履歷健檢 很喜歡這間學校的環境和感覺❤️ 走進來就有一種平靜(?)的feel~ 喜歡! 來找我諮詢的學生分兩種 一種是想繼續走學術研究路線 另一種是應徵企業工作 兩種方向撰寫履歷的方式截然不同 不過仍然有些常見問題如下: 1不曉得自己想要應徵什麼工作 2參加營隊、社團、研討會、比賽不知道要怎麼寫在履歷上 3與上面相反,證照/工作經歷很少的情況如何增加亮點 繼續閱讀 ⬇︎
「我參加了 高效益訓練規劃實務課程 課程,這門課程設計得非常有系統且實用,從年度規劃的五個步驟到柯氏評估,每個環節都講得非常清晰明瞭。」 「老師擁有多年業界經驗,帶來許多實務案例,對職場新手來說,真是受益良多」 「老師非常親切熱情,樂於回答學生問題,並給予專業見解,整堂課就是充實愉快!」 高效益訓練規劃實務課程 這堂課專為專業的人資夥伴量身打造的,你將從這堂課找到訓練規劃的方法,以及掌握提升教育訓練成效的具體做法。 ✔️實際效益 🌟一次公開講師近10年的教育訓練實務經驗 🌟幫助你找到訓練規劃的方向 🌟掌握提升教育訓練成效的重點 繼續閱讀 ⬇︎
上篇文章提到,為了達到我的人生宗旨:「快樂過生活,快樂賺大錢」於是我去做了蓋洛普優勢測驗,這篇來分享優勢教練的諮詢心得~ 蓋洛普優勢測驗測出來的是天賦,天賦代表的是天生具備的特質、傾向,有天賦還要加上自己的努力,才會成為你的優勢。然而每種天賦用過頭,反而會成為盲點。 我的蓋洛普測驗前五個天賦是交往(Relator)、取悅(Woo)、溝通(Communication)、成就(Achiever)、學習(Learner)。 這五個是什麼意思? 繼續閱讀 ⬇︎
我的人生宗旨是快樂過生活,快樂賺大錢。 而我相信快樂這件事,要順應自己的特質工作&生活,才能賺錢賺得輕鬆以及過著快樂的生活。因此,因緣際會下我做了蓋洛普優勢測驗,分析結果的過程我覺得很有趣,原來每個特質都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跑出來影響我的決策、思路與個性,整體來說我覺得很準! 舉例來說:我的top4是 成就 (Achiever),研究了這個特質的意涵之後,我發現原來就是因為「成就」這個特質讓我閒不下來,同時也是造成我常常覺得焦慮的來源。 ∎成就(Achiever)是什麼? 繼續閱讀 ⬇︎
我先說結論,由缺乏專業背景的人帶領,並不是考量離職的唯一要素。由專業背景的主管帶領,也不全然會幫助你成長。 跟缺乏專業背景的主管共事,容易讓人越工作越挫折,會感到不舒服不外乎以下兩個原因: 1 覺得溝通困難 多半是覺得缺乏共同語言、對於專業的認知程度不一致所導致。 比方說 「領導魅力」這個詞,是人資領域做研究的一個常見變數,對人資夥伴來說指的是這位領導者的個性特質能對追隨者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使追隨者理解他的願景,激發追隨者的熱情;然而對非人資領域的人來說就會感到困惑了,「領導」跟「魅力」分開都看得懂,可是合在一起是指什麼呢? 繼續閱讀 ⬇︎
有位人資夥伴最近幫業務人員辦課程,課程滿意度很高,學員實作與課後專題作業也都受到該堂課的講師肯定。 但分析了一下課前課後的業績數字發現:業績好的仍然好,業績不佳的提升的也有限。 這樣子訓練成效到底算好還是不好呢? 如果辦課程的動機是為了提升業務人員的銷售能力,來讓業績提升,那這堂課的成效就沒有達到;但如果只是為了把年初規劃的訓練計畫執行完,那有達標。 訓練成效是以當初規劃課程的目的而定。 不過,相信多數認真的人資夥伴,辦課程的主要目的還是希望藉由課程幫助同仁提升工作績效,進而提升公司整體業績。想實現這個有很多解法,其中一個便是利用 好的課程設計,在課堂中讓學員們都能有演練、模擬、應用新的工具、方法、SOP的機會。 繼續閱讀 ⬇︎
近期做一對一諮詢時,有個學員問我:他剛轉職做人資負責教育訓練,好不容易想出來的課程規劃常常被主管打槍,但他也不太懂為什麼被打槍,或是開完會沒結論,他不知道該怎麼辦,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人資這份工作? 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呢? 這情境涉及兩種可能: 第一種: 你可能不適合跟這主管共事?搞不好你換了個主管,被打槍的挫折就不會這麼重,甚至還覺得做得很有成就感? 繼續閱讀 ⬇︎
市面上的講師各式各樣,過往我當人資時,在遴選講師時我會留意下列三個大方向: #1講師風格是否適合學員屬性 可以問問之前上過課的學員評價,從中了解這位講師的教學風格、課程實用程度、課程有沒有料;從中判斷講師的教學風格是否適合學員屬性,比方說如果學員是業務同仁,多偏好喜歡幽默風趣講話好笑接地氣的老師,知識點不用太重;但如果是後勤,多偏好知識型的講師;若學員幾乎都是主管職,則偏好實務型的講師。 另外也可以搜尋講師撰寫的文章,了解他對授課主題的了解程度,以及價值觀是否與公司想要的方向一致。 #2這主題由該講師講是否有說服力 繼續閱讀 ⬇︎
在職場上的每種階段都有各自的煩惱,剛當人資會有各種困惑迷惘、不知道該怎麼做;而在職場已久剛輪調到人資工作的資深工作者,也會有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上層主管的難題,這次的課程特別為這兩種族群客製化設計「資深職場工作者班」與「社會新鮮人班」。 3/23 (六) 高效益教育訓練規劃實務-資深職場工作者班 課程重點: 1訪談的使用時機與用處,如何掌握課程規劃方向 2主管、你、員工在專案中的角色分配與注意事項 3實施測評的配套措施?測評結果如何連結員工發展? 4如何設計工作坊驗收學習成效?工作坊前中後必要準備 5如何與主管合作增加組織內的影響力,一同提升專案成功機率 3/30 (六)高效益教育訓練規劃實務-社會新鮮人班 課程重點: 1課程規劃的邏輯及流程 2年度訓練還要排什麼課程?常見的教育訓練主題與課程 3用什麼方式跟主管報告提案,能成功提高通過率 4初任人資容易感到挫折的幾種情境與應對方式 繼續閱讀 ⬇︎
<開課日期更新> 剛轉職到教育訓練領域的人資,一開始容易遇到幾種挫折: 「這份工作好多行政作業,處理簽到表印講義整理excel名單,這工作只是這樣嗎?」 「主管叫我提年度訓練規劃給他,我提了為什麼處處被打槍?」 這些我一開始也經歷過,我懂這些茫然和無助。 經過四間跨國與傳產公司的歷練,也唸了中山人管所及各種自我進修,我覺得人資工作比當初想像的更有價值,如果重來,我會整理給剛轉職成為人資的社會新鮮人下列三個方向: 1增加對關鍵職務、產業、公司商業模式的理解 要使教育訓練的效益發揮到最大,首先要抓出最關鍵的對象,除了管理職外就是關鍵職務了。 關鍵職務是指能使公司提供好的服務或產品的關鍵角色,比方說軟體業的關鍵職務是RD工程師、餐廳的關鍵職務是服務生,當你找出來關鍵職務後可以優先為他們設計適合的培訓內容 繼續閱讀 ⬇︎
(以下文字摘要取自 臺北市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會的粉專) 中山大學的優秀校友遍佈各知名企業,為了發揮傳承和分享的精神,「連續三年」為在校學弟妹舉辦 #免費 #履歷健檢 活動,並號召各大產業的資深「#人資」校友加入 以下整理校友會 9/26 邀請歷任多個產業人資的 Gemma's notes 郁茹學姐分享的「#新鮮人必知的兩大履歷原則」講座重點,包含「履歷如何寫得更好」以及「篩選履歷時,人資又會著重在哪些面向」,供大家準備前的複習: #你是否有賣過東西呢? 賣東西的過程大致上不外乎從產品本身「寫文案」、「放上網路」、「售出」,而這個過程也類似我們的求職歷程,我們把自己的經歷「寫成履歷」、「放上人力銀行」、「面試」到最後「找到工作」,不過不同的是求職多了面試這一步。這時履歷表寫不寫得好,即關乎能不能拿到面試的入場券! 換句話說,我們寫履歷的最終目標就是「拿到面試機會」。學姊利用賣東西寫文案的例子套用到寫履歷的步驟中,文案的步驟會從暸解商品開始,分析商品獨特處,找出購買衣服的目標客群,最後才針對目標客群寫出商品特點。 繼續閱讀 ⬇︎
最近是許多公司開始進行年度規劃的時候,收到許多訊息想了解TTQS是什麼,該如何開始進行,我過往有為公司申請到TTQS的銀牌,簡要分享一下相關資訊: TTQS是什麼? TTQS英文全名是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中文是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顧名思義是用來幫助「人才發展」建制一套可控管訓練品質的系統。 「系統」的意思是確保訓練品質不會因為人的因素受影響,因此會有相對應的一些表單、流程、規章制度來輔助建立訓練體系。 因此簡單來說,TTQS是用來驗證人才發展訓練系統,需要公司先前有辦過課程,才能事後檢具對應表單、文件、規章制度跟委員們說明公司的訓練體系如何運作。 評核種類:TTQS分成四種版本,分別是企業機構版、訓練機構版、外訓版、辦訓能力檢核表。 前兩者會依評核分數落在的區間核發證書(未通過/通過/銅牌/銀牌/金牌),而後兩者是相對簡略的版本,只有分合格與不合格兩種,不會另外核發證書。 繼續閱讀 ⬇︎
公司想增加團隊間的向心力是常見的課程目標,我過往規劃及執行過數個團隊建立的活動,盤點過往經驗,分別可以歸納成這兩種課程設計方向: 1.偏軟性,透過具挑戰性的活動,讓大家在玩樂中有感; 2.偏硬的形式,透過上課的方式,藉由完成小組作業或小組競賽,讓他們可以學到東西又能增加與不熟同事的互動。 這兩種我都體驗過,說明如下,先說結論我個人偏好第二種~ 繼續閱讀 ⬇︎
盤點了我自己的2023,歸納成下列5個面向 #1從公司員工轉型成自由工作者 這是我2023最大的突破。 2014年我大學畢業,實習完考完教師檢定、隔天面試、後天就就進企業當人力資源工作者到現在。2023年4月,重新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未來職涯、潛在機會後下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離開企業自己出來做 繼續閱讀 ⬇︎
|
SEARCHCategories
全部
作者 Gemma人資顧問|企業講師 by time
十月 2024
社群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