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學員沒意願學習,內容再豐富也沒用。」 感謝娜娜的邀請,上個月我教了連續五週的內部講師訓練,這篇分享遇到學員學習動機低時的實戰筆記。 一開始對焦課程需求時,人資單位說這個課是為了提升內部講師的授課能力,希望學員通過認證後,好為他們爭取鐘點費作獎勵,聽到這真的覺得好用心啊!也因為這樣,我本來規劃了完整內容,希望可以完整教會他們。 第一堂課開場我用了動態的破冰活動,現場氣氛有成功帶起來,但開始進入核心課程後,氣氛就又down下來,正當我覺得奇怪時,開始意識到:阿原來是學員的學習動機低落! 繼續閱讀 ⬇︎
0 評論
成為自由工作者剛滿半年,手上的案子才差不多告個段落(感謝客戶們的支持🥹❤️),趁短暫空檔幫自己排進修,上週11/16-17參加瓦利學習的ATD諮詢技巧證書課程,記錄一下課程帶給我的3個收穫: 收穫1 #顧問工作也需要具備影響他人的能力 課中有提到透過增加軟實力(ex溝通協調、安撫對方情緒的技巧)能讓客戶感覺好甚至買單。 繼續閱讀 ⬇︎
在企業內辦課程,新手人資的常見問題是 — 怎麼培訓內部講師? 找講師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從公司外面找專業講師來教;另一種則是從公司內部找具有技術專長的專業人士。前者我們稱外部講師;而後者稱內部講師。這篇主要講內部講師的部分,外部講師可參考挑選外部講師的3個大方向這篇文章。 #培養內部講師對企業的三個好處 好處1 #提高學員回工作崗位用的機率 內部員工當講師的優勢是最瞭解公司文化與工作實況,與學員有共通語言,知道該公司現存限制與可行機會點,透過接地氣的實際例子說明,能讓學員回去後有具體可行的方法用。 好處2 #培訓成本較低 繼續閱讀 ⬇︎
「點燃他人心中學習的熱情」 我在教育領域12年,在從事人資工作的這些年,最常聽到: 「同仁上完這次課,績效就會好了嗎?」 「每次上課就聽老師講一講,上完回來也沒看見他們有任何改變」 「一定要上課嗎?讓他們去工作,至少還有業績」 每次聽見這些,我其實都覺得很失望,那是因為過往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活動並沒有有效發揮作用🥲 教育訓練其實是一種改變人的過程,改變人的認知來改變他的行為,最後透過行為改變提升績效。 繼續閱讀 ⬇︎
|
SEARCHCategories
全部
作者 Gemma人資顧問|企業講師 by time
十月 2024
社群媒體 |